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黄灌巾帼绽“五一” 柔肩担当展芳华

2005年,黄河高扬程灌溉管理局党委的一个决策,让泵站管理中心调度室与灌溉管理中心调度室合二为一,孪井滩黄灌中心调度中心应运而生,这便是如今调度科的前身。时光荏苒,转眼间二十年过去,岁月足以让一条小溪改道,让一座青山白头,却无法撼动调度科这群巾帼奋斗者在基层水利岗位上的坚定信念。

指尖织水网,丹心润旱荒。在孪井滩这片干旱的土地上,她们用比溪流更坚韧的意志,比青山更沉默的坚守,在调度中心的操作台前,精心编织起一张维系生命与希望的水网。她们肩负着内蒙古自治区最大扬程扬黄工程系统的组织、指挥、协调重任,守护着扬黄工程全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同时保障着灌区每年8.5万亩农田的均衡灌溉。当她们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灵活舞动,就如同技艺精湛的音乐家在弹奏无声的乐章,将珍贵的黄河水化作生命之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干渴的田间地头,这每一滴水流经之处,都饱含着她们对水利事业的执着,对灌区百姓的深情。她们用青春和汗水,默默守护着灌区广大搬迁种植户的切身利益,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坚实后盾,也为孪井滩灌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水利工程调度管理事业带来全新活力。

屏前熬昼夜,键上守安澜。上水高峰期,调度室就成了她们临时的家,一个月无法归家,对她们而言不是夸张的表述,而是年复一年必须面对的现实。操作台上电脑屏幕跳动的数据,无声记录着她们无数个不眠之夜;亮着光的大屏显示器,映照着她们疲惫却始终专注的面容。作为水利系统的神经中枢,任何一个数据失误、一个错误调令,都可能引发工程运行事故和水事纠纷。责任重如泰山,但她们的肩膀始终坚实有力,从未有过丝毫颤抖。干旱季节,当农民们因及时得到灌溉用水而展露笑颜时,很少有人知道,这份喜悦背后凝聚着调度科女子们无数的心血。她们熟悉每一座泵站机组的“脾气”,了解每一个支口闸门的“性格”,更能精准预判天气变化对水情的影响。她们虽未手握锄头、脚踏泥巴,却以专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同样耕耘着土地、哺育着庄稼。这份专业与精准,是二十年如一日积累的智慧结晶,是岁月赋予她们的宝贵财富。

舍亲担使命,无悔铸丰碑。夜幕降临,调度室的灯光总是亮着,如同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水脉。然而,在这明亮灯光背后,是她们错过孩子家长会、家人生日宴,甚至无法在老人病榻前尽孝的遗憾。在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大家的艰难取舍间,她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种选择,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对水利事业最纯粹、最忠诚的告白。她们身兼多重身份——作为母亲,只能通过视频通话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为女儿,只能在电话里倾听年迈父母压抑的咳嗽声;作为妻子,总是在丈夫需要支持时缺席……每当聚在一起谈及这些,泪水总会不自觉地滑落。但擦干眼泪后,她们又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作中,用柔软的肩膀,撑起孪井滩扬黄灌溉工程水利水电调度管理的一片天空。

水,是生命之源;而她们,是水源的忠实守护者。在孪井滩灌区的每一颗饱满的玉米粒中,每一棵硕果累累的果树上,都藏着这些无名英雄的动人故事。她们用青春丈量渠道的长度,用岁月计算水流的缓急,用生命诠释着责任与奉献的真谛。当黄河水流过干涸的土地,带来生机与希望时,请记住,有这样一群女子,正用毕生的坚守,谱写着一曲震撼人心的水利之歌。

编辑:
信息来源:孪井滩黄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