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 发布日期:2024-11-07 16:27
- 浏览次数:
2016年,盟行署印发《阿拉善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阿拉善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正式启动。经过8年多的探索与努力,以加快完善农业用水管理、农业水价形成、工程建设和管护、节水奖补四项机制为主要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业用水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高效转变的成效逐步显现,农业节水增效潜力持续释放,农业用水总量逐年下降,亩均用水由500多立方米下降至350-400立方米之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27,高出全区平均水平 0.144。
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开展以来,相关旗区牢牢把握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这个关口,每年年初将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指标逐级分解到苏木镇、嘎查集体、种植户等用水主体,明晰农业初始水权,倒逼农户转变固有思维和种植模式,大力发展高效节水作物。阿左旗温镇西滩井灌区年初按照每户40%的耕地面积种植节水作物分解初始水权,引导农民主动调整种植结构。阿右旗陈家井灌区坚持以水定地,压缩耕地面积1万多亩,实现地下水压采与总量控制双推进。截至2023年,全盟55.825万亩改革任务农田实现节水灌溉全覆盖,从粗放的大水漫灌到方便省水的节水灌溉,从不接受到试试看再到主动自愿的过程,农户体验到的是省水、省钱、省力“三赢”,更是农户思想认识的转变,也是改革成效的真实写照。
精细管理、精准计量。近年来,依托中西部地区节水增效、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全盟农田节水设施大幅提升,1493眼农业灌溉机电井安装计量设施,同时在井灌区连续4年开展“以电折水”基础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农业灌溉机电井“一井一系数”测算,2025年有望通过“井电双控”方式实现农业灌溉用水精确计量。孪井滩扬黄灌区实现“节水滴灌、水量自动计量传输、用水精细化管理”三个全覆盖,节水效率达25%以上,初步建成现代化灌区,2022年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灌区,2024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标准化灌区和标准化泵站。
有偿用水、按方收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针对一直以来我盟井灌区农业灌溉无偿用水的现状,相关旗区从宣传动员、建章立制、水价测算、水费收取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4个旗区结合实际分别制定出台农业灌溉用水协商定价价格指导意见等配套政策措施,按照保障水利设施运行维护成本、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测算指导性水价,对超过灌溉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度。以指导性水价为基础,1个地表水灌区完成政府定价、2个地表水灌区及井灌区47个自然村完成协商定价。坚持农户用水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指导协助农灌区成立26个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承担水利设施运行维护、水费收取、用水矛盾化解等日常事务。阿左旗腰坝滩井灌区率先开展农业水权交易,累计完成水权交易322笔,交易水方量95.24万立方米,交易价值51.83万元。阿左旗温镇西滩井灌区使用水费结余资金40余万元更新计量设施传输模块,实现农户用水量更加精准的自动计量和实时传输。
节水奖补、正向激励。制定出台《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办法》,明确了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标准,累计发放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719万元,让农户切身感受到了节水的实惠,节水意识明显增强,节水积极性普遍提高,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干播湿出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农户普遍认可和广泛运用,“谁节水,谁受益”的理念深入人心。阿右旗地方财政安排节水奖励资金12万元,用于奖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农业节水效果明显的经营主体。
涓涓清水润田畴。根本上解决“大水漫灌”问题,让农业这个用水大户成为节水大户,还要不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