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乡村振兴办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 发布日期:2025-09-30 10:05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高新区、示范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根据高新区气象局平台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9月11日,高新区降雨量为207.4毫米,7月30—31日出现短时强降雨,最大降雨量为65.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乌兰布和站点为29.9毫米。高新区境内山洪沟发生洪水过程,量级较小,未发生人员伤亡事件和较大险情。度汛期间,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乡村振兴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动防汛工作深入开展,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一)认真开展汛前汛期安全检查。乡村振兴办加强河道隐患排查,结合河道常态化“清四乱”工作,按照“不漏一处、不存死角”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山洪沟、堤防、泄洪渠等防汛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防范工作,全面掌握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情况,建立问题工作台账,并对查出的问题立行立改,确保平安度汛。
(二)强化备战能力,提高防汛水平。一是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扎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和管理工作。储备抽水机、发电机、救生衣、编织袋等防汛抢险物资。二是为保障高新区、示范区居民群众和驻区企业防洪安全,乡村振兴办及早预防、排查整治,做好巡查排查,组织7个巡查组出动226人次对高新区、示范区防洪堤坝、河沟、易洪易涝区等防洪风险隐患点和薄弱环节进行拉网式排查,接到气象预警,及时疏散山区居民、工程施工人员及施工车辆,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同时,设立4处防汛临时取土点,在山洪易发区制作并安装山洪灾害警示牌40余块,从源头上预防因暴雨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三是加强落实汛期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掌握水情、雨情,并第一时间通知沿山、沿河等地区居民做好人员及财产安全转移准备工作。四是完善应急预案。及时修订完善《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斯太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黄河乌兰布和示范区堤防突发事件抢险应急预案》等5项预案,不断完善灾情处置指南。细化响应、处置等环节的具体流程,形成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预案体系。
(三)实施防洪工程,提升防御能力。一是加快水毁修复。实施乌尔图沟、大麦粒沟、庙沟堤防水毁护坡修复,进一步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二是加强河道治理,着力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实施乌斯太镇排水防涝通道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三是谋划实施巴彦木仁苏木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建成后有助于改善供水质量、提高供水可靠性、增加供水量、有效缓解旱情。同时,优化供水管网布局,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乡村振兴办将扎实做好汛期总结收尾工作。结合高新区、示范区在防汛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谋划水利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高新区、示范区防汛能力,并提前做好黄河乌斯太段、乌兰布和段防凌工作准备。